三十而立:从“万国牌”到中国创造
2014年8月22日,一个中国核电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
在当天举办的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的评审会上,43位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
当年12月,“华龙一号”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反应堆通用安全审查(GRSR):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满足IAEA关于先进核电技术设计安全要求;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
这意味着,被赋予“中华复兴、巨龙腾飞”寓意的“华龙一号”得到了国内外权威部门和机构的认可。
回溯30多年前的1983年3月,以“回龙观会议”(即“核电技术政策研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就确立了以“引进+国产化”为主的核电技术路线。
此后,中国核电经历了“三轮发展”之路。“1980年代第一轮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引进和国产化并重;1990年代,又经历了以纯粹购买电容为目的的第二轮引进;2002年末至2003年初所确定的新一轮核电发展路线,则是直接引进国外最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核电专家、原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张禄庆曾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
不过,各大经营公司在引进技术时选择的机型“五花八门”。这种“万国牌”的局面,给实现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2007年5月22日,由国务院和中核、中电投、中广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等四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作为实现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
随着三代核电技术的招标和AP1000技术分转让的实施,中国创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开始浮出水面,如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研究开发的CAP1400技术、中核的ACP1000技术、中广核的ACPR1000+技术。
为了促进我国三代自主核电技术的标准化生产,2013年国家能源局出面“做媒”,中核和中广核同意将ACP1000和ACPR1000+技术融合,于是有了“华龙一号”的诞生。2016年1月22日,中核和中广核合资成立华龙国际核电技术公司,之后积极开展“华龙一号”技术方案融合工作。
在2017年4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首届“央企楷模”发布会上,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手举一个蓝色卡通玩偶走上台说:“这个吉祥物叫‘华龙宝宝’,大家看,它是蓝色的,代表我们核电是清洁绿色能源,代表着我们中核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一亿吨。
2017年7月26日,国家能源局给华龙国际核电技术公司复函同意《华龙一号技术融合方案》,融合版“华龙一号”在计算分析软件、反应堆堆芯设计、燃料技术、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等方面全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未来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采用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177组燃料组件、能动与非能动结合,在安全、经济和性能指标上达到或超过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而且建设成本明显低于核电先进国家的三代核电技术。
“中国核电起步比较晚,但中国核电技术和堆型是最安全的。‘华龙一号’具有能动加非能动两种安全系统,可在全厂断电情况下72小时内确保安全,还可以抗击大飞机冲撞。”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称。
据悉,“华龙一号”有着强大发电威力的心脏由177组12英尺燃料组件形成,与之前源自法国M310技术的157个组件相比,数量有所增多。“这是我们自主创新的一个亮点。”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告诉记者,“华龙一号”堆芯的堆功率提高了8.8%。
|